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玻璃产业 > 玻璃产品 > 正文

最近,渭南农村一20年老宅被改成“玻璃砖房”,很当代

发布日期:2023/5/18 16:35:31 浏览:81

来源时间为:2022-12-09

最近,渭南农村一20年老宅被改成“玻璃砖房”,很当代

2022-12-0921:37:59来源:

陕西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至好友和朋友圈

这栋“玻璃砖房”位于渭南临渭区故市镇巴邑村,这本是一栋拥有20余年历史的农村住宅。

改造之后,一层变两层,玻璃砖与红砖的组合让乡宅拥有浓厚的当代特质。

一楼室内有天井,房间里亮亮堂堂;上二楼有露台,乡野风光尽收眼底。

院内,竹林郁郁葱葱;夜晚,蓄了一天能量的太阳能灯会自动点亮。

作为陕西重点产业创新链(群)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乡村既有民居建筑绿色宜居功能品质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的工程设计示范:

本套住宅是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高博、王怡琼两位老师带领团队完成设计主创、并驻场指导、由当地的”乡村基建队“用时近一年建造完成,工程总造价(不含家具、家电、卫生器具等购置费)约40万元。

以下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高博、王怡琼两位老师对房屋建造过程的介绍

▲房屋原始状况

房屋原为2000年左右建造的一层平屋顶住宅,房主希望增加“更多功能单元”,由于房屋临近108国道,交通便利,住宅除了自用之外,将来也可考虑出租与租赁。

和普通农宅相比,这套房屋的未来拥有更多可能性。

▲考察现场

我们第一次带学生去现场踏勘,因为长期无人居住,院子里杂草丛生,房间内光线昏暗,内墙很多地方出现渗水霉变,但房屋总体结构良好,布局合理。

20多年前的住房,图纸已无从考证,我们专门找来当年参与盖房的师傅和钢筋扫描仪,师傅们现场回忆并作介绍,我们利用仪器设备进行探测,再把所讲与所测信息进行关联和比对,最后绘制出了原始技术图。

▲总平面图

根据既有房屋现状特征,形成了“三进院落”布局思路:前院满足停车、农作物种植需求;中央内庭院满足日常休憩、娱乐、观景需求,后院为储藏以及设备管井埋放区域。

房屋主体一层变二层,二层采用L型布局,东侧设工作室、北侧为卧室;西侧加建直跑楼梯;同时,将红砖作为主要建造材料。

由于房主拥有在城里和在乡村生活的“双重经验”,双方很快达成共识。

为了增强原有结构的整体性及抗震性能,在原结构屋面标高处增设混凝土圈梁,同时在外墙转角处、内外墙交接处及墙体较大洞口两侧增设混凝土构造柱。

▲工作室内景

屋面曾考虑用“木结构屋架”,但加工周期较长,木构件防腐、防潮要求高,不利于后期维护;若采用现浇混凝土屋面,结构上部自重增大,对下部墙体及地基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综合考虑施工周期、结构安全性等因素,最终采用轻钢屋面结构,它具有重量轻、加工周期短等特点,市场上就有销售,价格适中,安装简便。

二层工作室南向外墙和一层上下对应后,恰好留出一个阳台并与室外露台连通。

一楼在房屋原有的檐廊基础上,局部浇筑构造柱,再对檐廊南向边界进行透明性填充,形成南向阳光间,夏天阻挡烈日,冬天邀请阳光。

“玻璃砖”是我们选择的与红砖相搭配的填充材料,它隔音、降噪、保温、透光,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和红砖一样的砌筑特征。

为保证玻璃砖墙面结构稳固,内部设置纵向与横向拉结钢筋。曾有建议采用方形玻璃砖,但方形砖和红砖尺度不匹配,还是坚持原来的选择。

距地面1.60米处,开横向长窗,保证了通风,也让屋内、屋外互为框景。

门,用镜面不锈钢,反射小院四季流转,春夏秋冬……窗下,部分红砖换成玻璃砖,“丁头”砌筑,到了晚上,在灯光的映衬下,它们就会如同“数字化阵列”,让房屋呈现出不同的建筑表情。

走进一楼客厅,房间屋顶中央的一块预制楼板被直接拆掉,满足采光的同时,还可利用热压促进自然通风。

室内橱柜、吧台、鞋柜、餐桌等全都是我们用陶土砖和木板动手搭建而成。

墙面敷设“高性能相变蓄热材料”,再覆盖学生们作的画

▲绿色技术模式图

“冷”一直是乡土住宅的“痛点”,我们加盖了“闷顶”,卧室、起居室外墙施以内保温构造,外窗均采用断桥铝合金框料和Low-E中空玻璃,太阳能光伏发电驱动石墨烯取暖器可为室内提供热源,实现全屋零碳供暖。

同时,一、二层阳光间内墙面上敷设“高性能相变蓄热材料”,白天吸收热量,夜间缓慢放热,装饰实为遮挡,实现功能与艺术的“充分结合”。

▲房屋前院

与关中乡村地区通常采用的室外卫生间不同,老宅的卫生间本身位于室内,因此仅需要利用管道与后院东侧三格式化粪池相连,经生态湿地净化后排入北侧农田。

▲雨污分流示意图

淋浴、洗衣、厨房等生活污水就近排入后院西侧的“三缸污水处理池”,净化后经暗埋式管道排入前院菜地的蓄水池,用于灌溉。

▲师傅们下瓮时场景

缸,实为从乡亲家里收来的瓮,置入地下,依次排列,经过第一缸调节池,第二缸流离生化池,第三缸人工小湿地处理后排放,能有效净化污水。

由于项目所在地区水质较硬,房子原本就修有水窖以沉淀水质,我们借此加以利用,水窖仍保留,收集地面和屋面雨水留作景观灌溉;其旁再置入水缸,做出“雨水净化系统”,形成庭院里的循环景观。

房主喜爱种植,所以在清理院落时,竹林被保留了下来,并植入草坪与其作伴。

现在,房主最喜欢呆在二楼露台,从一楼伸出的采光通风井,成了枝枝蔓蔓的依附,天气好的时候,坐在躺椅上,晒太阳,看风景……

到了晚上,灯亮了起来,光在玻璃砖与红砖的世界里挥洒、渗透,让宁静的小院平添了一丝温暖和梦幻。

访谈

朴里:房屋从立面看,直线和斜线同框,是专门设计的现代风格?

高博:这是一个改造项目,所有操作都要基于原址、原貌的秩序逻辑和结构体系,反映到室内,就是空间逻辑以及材料逻辑。

这个房子是2000年左右建造的,那个时候关中盖了一些平屋顶农房,代表了当时乡村对城市生活的向往,“直线”是房屋本身的特点,但加建二楼的时候,房主提出的要求是,“必须是坡屋顶”,因为之前,平屋顶落水孔时常被落叶沙土堵塞,结果导致冬天积水屋面冻胀开裂,形成渗水。

所以房屋形成直线和斜线的同框,是结合了客观条件和实际需求形成的,并非建筑师天马行空的创意。

朴里:所以,作品呈现出的效果,其实是各种现实条件相互较劲之后的“平衡”。

高博:对,比如加盖的部分,可以使用钢结构,但房主觉得费用高,使得本已定好的钢构型材只能退货了。后来又比选了四五种方案,明确了两个原则:第一,要充分考虑成本造价;第二,要与原有的房屋结构形成适配。基于此,我们最终确定了“砌体 框架”的建造方式。

朴里:选择玻璃砖与红砖搭配,房间的颜值一下提了上去。

高博:这个房子取名就叫“玻璃砖房”,房主一直在城市生活,而且房屋未来的用途会相对多元,具有现代感是其内在要求。

另一方面,选择玻璃砖,也是基于设计现场所做出的客观决定:房子临近108国道,公路噪音较大,在考察现场时看见房间本身就有檐廊,当时就想,如果借助檐廊做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气间层”,不就既能隔音又能保温?

因为外墙面南,肯定需要能透光、保温、隔热,又可以隔音降噪的材料,所以“玻璃空心砖”就成了最佳选择,而且它看起来现代、简洁,但其需要“人工砌筑”的特点和红砖相近,两者放在一起,不会违和,而是惺惺相惜。

朴里:尤其是二楼工作室的立面,夕阳西下时,特别好看。

高博:恩,这首先也是从功能出发,因为立面朝西,用玻璃砖,既能避免西晒,又能借上光线,当然作为光的媒介,玻璃砖会给空间增添诗意。

朴里:听说,玻璃砖类型的选择上费了一些周折?

高博:主要是成本的考量,曾经考虑过更便宜的“方形玻璃砖”,但大面积使用显然与红砖的形质不太搭配。我选择不带波纹的“空心玻璃砖”,去除“复杂性”,让光线最自然、最真实,这样确实要付出更大的成本,但我一直很坚持,你可以理解成,这是一个建筑师追求和谐与美的执拗吧。

朴里:恩,红砖的应用和以往有什么区别?

高博:所有的红砖烧制,现在都会加入煤渣、煤矸石等原料,环保是达标了但红砖表面会留下黑点,影响美观,不过这一次,我们更有经验了。

项目一开始,我们就把本村及附近的四甲张村、郝家村、义合村等都走访了一遍,乡亲们家里基本都存有老砖,没有“黑点”,可以收、也可以换,备料充足,而且团队对房屋哪些地方需要用好砖,哪些地方用“黑点”砖,都非常确定和熟悉,所以在“用砖”“挑砖”这个环节,要轻松一些。

朴里:和“乡村基建队”的配合怎样?

高博:总体来说不错,“基建队”成员大多来自巴邑,也就是本村,来回上工都很方便,一开始,也听到他们有抱怨,觉得十字砌筑、镂空砌筑麻烦,但是房屋建好了,都发朋友圈“炫耀”成果。另外,我们整个团队也积累了和”乡村基建队”的沟通经验,双方磨合也比较快。

朴里:当地村民对房子有什么反映?

高博:村民们对新事物、新做法的接受度其实很高,像搭建阳光间、室内采光通风井,村民们都很认可。今年因为疫情,村里盖房的人是少了,否则肯定会有模仿者。

将传统营建技艺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的“关中乡土住宅新模式”,是我们改造房屋的目的。

我们希望模仿,但这个模仿不是“家家贴瓷片”般地跟风,而是在可承受、可借鉴的“模仿”中,村民们能体会到住宅的宜居、舒适,并逐渐找回久已迷失的“个性”……

朴里:下一个“设计示范”会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

高博:还在确定中,希望不止于红砖……

最新玻璃产品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