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玻璃产业 > 玻璃趣闻 > 正文

乐读丨做一个五迷三道的文艺青年关于民谣、摇滚的十个问题

发布日期:2022/4/5 20:27:42 浏览:506

王柏炜摄

郝舫:我引用一下作家诗人奥登说过的关于批评家的标准,他说评论家要提供以下几服务:

第一,向我介绍迄今为止我稍微注意到的作家和作品,这个很好理解。

第二,使我确信由于阅读不够仔细,我低估了一位作家或者一部作品。因为我所知不够,仅仅凭着自己无法看清这些关系。

第三,向我指出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的作品之间的关系,而我对它们所知不够,而且永远不会知道,仅凭自己无法看清这些关系。

第四,给出对一部作品的阅读方式,可以加深我对它们的理解。

第五,阐明艺术的创造过程。

第六,阐明艺术与生活科学经济伦理宗教的观点等等。

他说了一个观点我特别赞同:前三种服务需要学识。最重要的是第二句话,后三种服务它都需要什么?后三种服务需要的不止不是卓越的知识,而是卓越的洞察力。我认为去做评论的人,有时候不是你读了多少、看了多少、听了多少。你天生有没有跟这位音乐家一起共情的能力。

以上精彩言论摘自

郭小寒《沙沙生长》《生而摇滚》

及首发会上各位嘉宾的交流与碰撞

郭小寒自述

关于《沙沙生长》和《生而摇滚》

写作《沙沙生长》和《生而摇滚》两本书,是在疫情期间的一段自我梳理和自我救赎。当时很多人都是慌的,不知道该干嘛,工作也进行不了。在疫情之前,我经历了一次搬家,我从鼓楼东大街搬走,搬到一个更小的房子里面去,我在想什么东西带走什么东西不能带走,环顾一下发现,好像所有东西都能扔掉,就那一刻突然很怀疑自己,这些年到底有没有创造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回顾和翻检自己,发现留下来最珍贵的是一些不可复制和再现的时光。也是承载我们青春的一些记忆,包括新裤子的歌词、何勇写的钟鼓楼等等。

我能够做的就是用笔记录下来,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这一段段不可复制的时光,一段段你看起来很好而别人看起来没有那么好的往昔,那些当年有音乐相伴的日子,它是闪闪发光的日子,未来也不会再有那种时光了,你可以打开一些人或者让大家共同来回想,自己在青春的时刻或者在自己特别纯真的,把音乐、文化、艺术当做粮食吃的那段时光,它可能会远去不再来,对于你现实生活也没有太大用处,但是它真的是非常宝贵的时光,我写了这两本书也是想为那些时光留一些记录和证明。

写作不仅仅是出口,也是一个思考和整理的过程,可以把过去的时光整理成册,以便可以去更清新看看未来。很幸运的是,在中国独立音乐发展的这二十年左右的时光,正好和我的青春期是同步的。我在2003年从兰州来北京,正好赶上独立音乐的发展,无论民谣还是摇滚,在我看来它就是独立音乐,教给我们的还是一些审美的东西或者是一些能够让我们的自我感知到自己的存在。而且音乐是非常连接你本能的身体反应的,你会通过你喜欢的音乐渐渐的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它可能会让你自己去觉醒,你可以跟着这些音乐一起成长,你会发现生活中的一些诗意。

沉浸在独立音乐发展的各个场景之中,我在这些音乐人身上能够学到很多好的东西,这些东西在我20多岁到30多岁的过程中塑造了我。在成书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写作的价值不在于你会写,而是在于你在场。我想把这些一音乐人和音乐场景带给我的好的能量,慢慢呈现出来。我觉得音乐不仅仅是在综艺节目里看到的东西,除此之外,它还有另外一种能量,包括这种能量可以让你打开你的世界,而且可以让你各地去结识有意思的人,如今,带着这两本书和这些珍贵的音乐故事,我将像10年前的“走江湖”一样,开启一场属于自己的“巡演”,期待在各个城市里,与“沙沙生长”的你们不期而遇。

【相关书籍】

《沙沙生长》

郭小寒著

理想国丨北京日报出版社2020.09

扫描上图二维码即可购买

回顾中国当代民谣的发展,按年代划分,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高晓松、老狼、朴树、小柯等为代表的20世纪90年代校园民谣,二是以野孩子、小河、万晓利、周云蓬等为代表的城市新民谣,三是以宋冬野、马頔、陈鸿宇、程璧、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的新民谣。

作者曾以文化记者的身份,采访过众多中国民谣领军人物;其后担任野孩子、周云蓬、万晓利、小河等音乐人的演出经纪人,亲身参与创建了中国民谣从地下走到地上、从内地走向港台的过程;后又以互联网平台创业者的身份,与陈鸿宇、程璧等新一批音乐人一起生发、成长,探索独立音乐更广阔的未来方向。

“沙沙生长”既是民谣音乐的生长,也是听众、读者和从业人员的生长,本书试图全景式记录中国当代民谣的发展变化,这些与中国民谣音乐相关的发展历史和个人记忆,也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切面。从中我们看到这些民谣音乐人怎样用自己的风华换取历史,而匆匆行走的年轻人,又怎样与脚下的土地重新产生连接。

《生而摇滚》

郭小寒著

中信出版集团,2020.09

扫描上图二维码即可购买

本书以20世纪90年代至今,先后成立的13支乐队的成长故事为主线,串联了中国摇滚乐几十年来的发展流变的过程。

书里有新裤子、木玛、痛仰、达达、后海大鲨鱼、海龟先生、刺猬、旅行团等乐队跌跌撞撞的成长经历和唱作记录,也有乐队成员们互相支撑,成为更好的彼此的漫长过程。作者作为中国摇滚乐发展的亲历者和观察者。不仅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文献资料、演出现场和幕后故事,她双重身份的视角和细腻绵密的笔触生动刻画了这一代最真实、热血、崇尚自由的摇滚音乐人,他们对理想主义的坚守以及在现实世界的清醒与骄傲。这些真实的人生和经年流传的作品,不仅呈现了中国独特的乐队生态和文化发展脉络,也是一代青年牢牢掌控自己命运有迹可循的回溯与证明,摇滚乐不止是音符的律动,它本质上连接的是当下青年的精神状态、理想生活的选择方向,甚至时代的回声。

“他们是生而摇滚的人,反过来亦成立——摇滚就是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生命。”

上一页  [1] [2] 

最新玻璃趣闻
本周热点
  • 没有趣闻

  •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