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玻璃产业 > 玻璃趣闻 > 正文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4/20 14:50:39 浏览:538

开展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优化公共卫生厕所布局,提高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特色村落和古村落,培育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分类打造兼具“川西北山水”和“藏羌民族特色”元素的特色乡村风貌。加强绿化美化,实施差异化、特色化、景观化改造,推进农田林网建设,塑造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

专栏7土壤和农村环境质量改善工程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

推进涪城区、游仙区、安州区3个污染地块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开展安州区土壤风险分区管控试点区建设。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与人居环境改善工程:

持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千村示范工程”建设;以江油、三台、平武、北川等为重点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程;以游仙和北川为重点开展农村垃圾分类设施、收集转运设施、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户用卫生厕所无害化改造和农村公共厕所新(改)建。实施游仙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

  (六)加强屏障建设,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1.筑牢涪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构建一屏、六带、四区生态安全格局。一屏,即以平武、北川为重要组成的山区生态屏障,加强生态保育修复,强化山区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六带,即沿涪江、梓江、凯江以及安昌河、通口河、平通河建设滨水生态廊道,加强沿岸水土流失治理,保护和恢复生态岸线,提高廊道的生态稳定性、景观特色性和功能完整性。四区,即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区、平原城镇发展生态经济区、低山丘陵农林生态经济区,加强主导生态功能保护与提升。

专栏8绵阳市生态功能分区

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包括安州西北部、平武、北川两县大部分区域,以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为重点,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积极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自然保护地严格执行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的功能分区要求。

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区。包括江油、安州西北部、平武和北川,以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为重点,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科学合理开发水电资源。

平原城镇发展生态经济区。包括涪城区、游仙区、安州南部和江油西南部,加强工业污染、面源污染防控和大气污染治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改善人居环境。

低山丘陵农林生态经济区。包括三台县、安州区、盐亭县和梓潼县的低山和高丘,重在保护农业生态生产环境,保障基本农田,治理水土流失,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实施低密度开发,适度发展旅游、农业观光等生态旅游活动。

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系统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保护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生态系统的原真性、稳定性和完整性。整合优化归并相关自然保护地,与广元共建共管四川翠云廊古柏省级自然保护区。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专项行动。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确立生态保护红线的优先地位,发挥生态保护红线对于国土空间开发的底线作用。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台账系统,制定实施生态保护红线保护区域修复方案。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空间管控,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调查与评估,及时掌握红线保护状况及变化趋势。

2.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加强重点生态系统保护。推行林长制,开展新一轮大规模绿化绵州行动,加强退化林和残次林修复,实施森林提质增效工程,持续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建设涪江—嘉陵江流域森林生态屏障。分区推进湿地保护修复,涪江源头和上游以封育保护为主,重点保护河流、湖泊、沼泽湿地等上游冷水鱼类和水生生物的自然生境,在涪江中下游及其重要支流严格控制开发利用和围垦强度,开展退耕还滩,扩大湿地面积,优先在绵阳三江湖国家湿地公园、江油让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开展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实施脆弱区生态修复。以北川、平武为重点开展水土流失综

合治理,加强资源能源富集区、重要水源保护区等重点区域水土保持,加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妥善处理矿山历史遗留问题,对北川、平武、江油、安州等区域的开矿损毁土地及露天采石场和磷矿渣场开展生态修复,严格矿山开采环境准入,实施采矿与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同步治理,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迹地生态修复。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各类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为重点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估,建立绵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名录。优先在国家级、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水生生物的调查和评估,推进涪江流域土著鱼类等水生动植物调查、监测及评估。以紫茎泽兰、水葫芦、空心莲子草、福寿螺等为重点开展外来物种调查,加强入侵物种监测与评估,及时掌握入侵物种危害程度及控制状况,在关键区域布设阻截带,集成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推进外来入侵物种综合治理。

3.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

积极开展生态示范争创。分批次、分梯队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省级生态县创建,积极推进游仙、平武、梓潼、三台等县(市、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实施,争取新创成一批国家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引导符合条件的地区争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立足美丽绵阳建设目标,研究制定美丽绵阳建设路线图,推动建设一批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社区。

深入推进创建成果转化。深入巩固北川、盐亭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果,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成效评估,跟踪研究创新模式和路径,提炼总结形成有特色、有亮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加快推进一批综合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生态价值转化、乡村振兴等示范项目,以点促面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依托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互联网新媒体,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4.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开展生态产品信息调查和评估。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重点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开展生态产品信息普查,摸清各类生态产品数量、质量等底数,积极探索具有绵阳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模式,探索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

扩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推动绵阳科技城新区开展公园城市建设,建设高品质宜居地绵阳样板。立足三台、盐亭、江油等特色农业资源推进中药材、林果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生态产品产业链和价值链。鼓励盘活废弃矿山、工业遗址、古旧村落等存量资源,实施生态修复与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地域特色文化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融合,打造绵阳特色文化品牌。以北川、平武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龙门山重要生态功能区为重点发展森林碳汇项目,探索碳汇权益交易试点。

专栏9生态建设重点项目

重点生态系统修复工程:

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开展安昌河等流域水生态修复、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工程、北川桂花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芙蓉溪及魏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城区生态修复工程、转岩子河河道整治及两岸生态修复工程、开茂水库水土保持及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新一轮大规模绿化绵州行动。

生态多样性保护:

开展外来物种调查,加强入侵物种监测与评估,建立北川中华大熊猫动植物园。

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程:

推进游仙区等地生态文明示范建设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提升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七)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有效管控环境风险

1.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构建政府引领、企业落实、公众参与的固废环境管理长效机制,成立绵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专班,统筹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大力推动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积极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在建筑材料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地下采空区充填等领域的综合利用,以低值废物为重点推进末端处置设施建设。推进药肥源头减量,降低不可降解农膜使用量,优化秸秆和农药包装废弃物收储运模式。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强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与处理处置设施配套建设,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立和完善覆盖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造标准体系,加强建筑垃圾的全流程监管,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大力宣传“无废文化”,打造一批“无废机关”“无废小区”等“无废细胞”示范单位,推动实现“无废城市”建设全民共建、全民共治、全民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加强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建立危险废物“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环境监督管理体系,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持续动态更新危险废物重点监管单位清单,深入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执法检查,推进危险废物物联网监管试点建设。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及规范化管理要求做好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及处置全过程污染控制。加强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设,充分考虑危险废物增长趋势和应急处置等因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全市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处置能力相匹配。开展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试点建设,保障中小微企业和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运、处理逐步规范。强化医疗废物收贮体系建设,健全医疗废物协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新冠感染疫情医疗废物得到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处置。

2.强化涉重企业、矿山和尾矿库开采风险防控

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严格环境准入,落实新建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重金属排放量“等量替换”或“减量替换”。严格涉重金属行业污染物排放,支持企业工艺提升改造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加强涉重行业企业监管,将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纳入大气、水污染物重点排污单位名录,进一步完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全口径排查清单。强化涉镉等重金属企业排查整治,实施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物减排工程,到2025年,全市涉重金属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较2020年下降5。

加强典型矿山和尾矿库生态修复与风险管控。探索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放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矿山治理修复新模式,结合矿山风险管控重点区的划分,对矿山和尾矿库开展治理修复试点示范工作。加强矿区土地复垦权属管理,明确矿区复垦土地使用权,在优先安排农业利用的前提下,鼓励多用途使用。对历史遗留矿山废弃土地,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的“谁投资、谁受益”的土地复垦多元化投入融资渠道,鼓励各方力量开展矿区土地复垦。开展尾矿库、固体废物堆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演练。

3.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加强核与辐射监管能力建设。深化核与辐射领域“放管服”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持续开展核与辐射安全隐患排查,加强涉核企业以及重点电磁设施、设备的辐射安全监督管理,探索实施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管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最新玻璃趣闻
本周热点
  • 没有趣闻

  •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