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玻璃产业 > 玻璃趣闻 > 正文

广东人,与光交手四十年

发布日期:2023/5/17 13:35:36 浏览:173

来源时间为:2023-05-17

全文8411字,约16分钟

00:00/25:55广东人,与光交手四十年

2023.05.1709:50

·来自上海

用笔点亮每座制造之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_星船知造,作者|田语,编辑_唐晓园

傍晚时分,城市的部分服务业似乎还没有完全适应其产业迈向世界的加速度。

从城轨站出来,车站前零散等候着摩的和三蹦子。初夏燥热的空气里,司机们操着一口广东口音的普通话拉客。

接上客人后,摩的从德胜路出发,顺着岐江公路拐进中兴大道,一路经过邓氏大宗祠、曹三村照明配件城、全球品牌灯饰城。

在广东,欧式建筑与旧式祠堂共存,并同样充满生机。

摩的拐一个弯,才会发现这里与别处的不同。在只有一条主干道的镇子上,分布着20多家高端酒店。比如2018年落成的利和威斯汀酒店,至今仍是广东中山市的第一高楼。几乎每一家,都装饰着全球顶尖的水晶灯。

中山古镇是两条产业曲线四十年发展的交汇点,一条叫中国照明产业,一条叫中国灯饰产业。

前者已形成广东、浙江、江苏、福建、上海五大主要产区。广东以生产室内照明设备为主。

后者以古镇为中心,形成覆盖周边包括中山、江门、佛山等3市11镇街的灯饰产业集群,年产值超千亿元。

古镇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就是“灯都”。全国70的灯饰产自这里。据说,在古镇,每4个人里就有1个从事灯饰行业。

但今天,“卷”正成为这片制造热土的主题。

其原因在于生产端各项成本的攀升,叠加LED对光源技术的革命打破了原有产业格局,互联网企业、科技公司对于智能照明的大举进攻——无一不在冲击着昔日的堡垒。

破局的关键在于如何挖掘出应用端的潜力——

星船知造发现,关于“灯”的个性化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膨胀,人们需要的不再仅仅是明亮,而是灯如何改变氛围、影响情绪、创造出流动的时空和情调——“灯”的未来,无法依靠价格战赢得市场,而要靠应用端的消费升级和产品端的差异化创新——

中国制造如何爆发想象力,让灯在照明之外,再次深度卷入日常生活?

一束来自广东的光,要如何穿越四十年后再次打开思维,用场景、氛围,创新和迷人的体验为产业再次破局?

01乱纪元的到来

三大照明设备生产基地:意大利、中国台湾和广东中山古镇。

前两者曾分别靠工艺设计和代工经验、技术研发独占鳌头,毗邻港澳的中山,则借助区位优势与人口红利等,在世界照明市场站稳脚跟。

中山古镇如今是全世界最大的照明设备集散地之一。

中山生产的灯,点亮了广州小蛮腰、北京鸟巢、迪拜帆船酒店与塔吉克斯坦总统府,并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覆盖全球。

它做的,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生意。

农耕文明时代,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然光主导一切生命活动。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与光的关系彻底改变。随着光源技术的迭代,照明所需要的材料、照明的控制系统及驱动方式,始终不断变化。

光源技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初代白炽灯采用工频电源供电,不需要驱动电路,对电子元件的依赖性较弱。

●当发展到低压气体放电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及LED灯时,需要驱动电路提供电源管理,这对驱动IC及电子元件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带来了照明产业的不断升级。

如照明设备控制系统和软件包括传感器和控制器等,都是21世纪以来逐渐产生的新需求。

●目前相当一部分奢侈品商店仍偏爱传统卤素灯光源,而非主流的LED灯。很多人喜欢卤素灯暖黄色的光源,认为其柔和、具有年代感。

《深夜食堂》剧照

进入LED时代后,照明产业上游包括衬底和外延片的生产与芯片制造,中游为芯片封装,下游是显示、灯具、驱动等产品的生产和应用。中山古镇相对位于整个产业链下游。

目前,有三方面的作用力相互影响,如同不规律的三体运动,给古镇带来了全方位的“卷”:

一方面,在生产端,半导体上游硅晶圆、灯饰制作使用的铜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叠加劳动力成本、房租上升——老经验无法面对新时代——低附加值的组装终将成为过去,广东制造必须在全球产业链中寻找新的定位。

另一方面,在技术端,LED对光源技术的革命打破了产业格局,将LED的可调控性与物联网技术结合,科技公司和互联网企业的入局等,不断洗牌行业。

再一方面,在消费端,如我们开头提到的,个性化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膨胀,消费者需要的不再仅仅是明亮(同质化产品过剩),而是不同需求下的照明解决方案。

一位资深照明行业从业者告诉星船知造,照明行业的未来一定是多元化、个性化、专业化的。

“或许10年以后从业人数砍一半,但职业种类翻100倍。类似博物馆照明、美妆约会照明、亲子照明这些细分需求都会有很多机会。”

也就是说,光的产业里,有想法、能创新的小众玩家总能在自己的细分赛道活得很好。

重要的是,你是不是那个能挖掘出、甚至创造出人们潜在需求的人。

“乱纪元”,同时也意味着照明产业正处于一个技术和渠道变革的拐点。是一个淘汰低效产能、消灭低价竞争、肃清低劣产品的过程。

过去几十年,中山大部分进入LED领域的企业都把注意力放在扩大产能、提高市场占有率上。过于依赖引进技术和外资,是阻碍技术进步的原因之一。

对古镇来说,“野蛮生长”的惯性让它错过了千禧年第一个十年里的LED芯片赛道,没能第一时间抓住数字照明与智能家居,实现OEM和OBM融合式发展。

但不要忘记,更早之前,广东中山也正是靠着一股勇往直前获得了宝贵的成长窗口期。

在探讨关于明天的答案前,不妨先回望过去找找思路。

02乡村蝶变

1982年,古镇青年袁达光决定到香港看看。

袁达光踏进夜晚的维多利亚港,霓虹灯五光十色地亮起来,人如同被抛进外太空,整个身体也随之失重——看惯了桑基鱼塘的庄稼人,第一次见到宛若白昼的黑夜,很自然就被那些流光溢彩的灯吸引。

袁达光意识到,古镇没有香港那么繁荣的商业,但不可能没有黑夜。只要黑夜存在,与光有关的生意就会存在。

他花80港币买了两盏壁灯回去。这两盏灯成为了古镇灯饰产业的开端。

当时的壁灯结构简单,中间一个灯头,两侧各装饰有两个玻璃片。不难制作。古镇临近的佛山、南海、小榄等地区素来在塑料、电线、五金等轻工业品上具有产业优势,正好提供了灯饰需要的配件原料。

袁达光发动村里五户人家一起组装,还和隔壁村的青年区炳文一起琢磨到底怎样才算“灯饰”。1982年的秋天,他们量产出了第一批自制壁灯,足足1000盏。每盏灯的毛利都超过了50,1000盏灯就是厚厚一叠钞票。

古镇砖厂的十多名销售,参加完灯饰集中培训,就被派往全国各地。

随着改革开放对生产力和需求的释放,国内消费结构也发生巨变。

1980年代,中国掀起一股“家电热”。家电拥有率成为一个家庭生活水平的体现,最有面子的结婚嫁妆是洗衣机、冰箱、电视。人们对室内照明也开始提出新的要求。

一个搪瓷罩或一个塑料罩里装灯泡就是一盏灯,再装个荧光灯支架就已经很奢侈,且受条件限制,基本是一室一灯。

到80年代初期,一室一灯变为一室多灯。

香港把“灯”叫做“灯饰”。古镇人吸收了港台照明产品的特点,将传统灯具的金属部件改为全铜结构,再配上各种造型的磨砂、刻花灯罩及不同式样的玻璃片、琉璃珠、水晶管等。更低的价格,洋气的称呼,古镇产品迅速占领全国的百货商场。

巨大的市场空白急需更多人来填补。

袁达光模仿香港的称呼,给自己的厂取名“裕华灯饰”。

裕华做得热火朝天,在古镇产生了蝴蝶效应。隔壁村的青年区炳文首先跟上了步伐。

1986年,区炳文成立“华艺灯饰”,到1988年,华艺年利润已经超过200万。一时间,古镇的夫妻店、兄弟厂,各式各样的灯饰小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成本低廉,可复制性强,利润空间大。做灯饰,成为继大炼钢铁之后,古镇农民又一次浩浩汤汤的全民工业化运动。

一片土地,就在这样浩荡重复的叙事中,滚雪球般,滚出了一个价值千亿的灯饰产业集群。到1996年,古镇灯饰企业已经超过1000家。

灯饰为突破口,与周边地区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配套,使得灯饰生产、制造的成本大幅度降低,自然而然地吸引了更多灯饰商家入驻。

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的优势开始显现。此后十年中,欧普、雷士、木林森等行业翘楚相继在古镇成立。古镇开始从国内市场迈向国际市场。从贴牌代工走向自主品牌。

星船知造梳理点击图片可放大

随着古镇灯饰技术、质量的改善以及国际销路的打开,港台先行者优势被迅速追平。

从90年代起,古镇开始修建中兴大道(原本是一条乡间小路),并兴建了古神公路、岐江公路等交通要道,将同兴路拓宽至50米,解决了地面交通的短板。

2011年底,随着“大湾区”概念的提出,古镇城轨站落成,成为广珠城轨支线的首站。在中山市的2035规划中,还将编织一张“二环十二快”的快速路网,其中也包含了古镇快线。通车后,从古镇站出发,可以直达广州、珠江与澳门,再去往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

世界灯饰生产基地最早在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从70年代末整体出现向亚洲转移的潮流。今天,宁波、温州等地也是重要的照明产业基地,但以标准品的开模、生产为主,例如灯管、球泡、节能灯等;古镇则以装饰型的花灯为主,是全球水晶灯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的崛起,一方面是上承全球产业链转移,下接国内市场消费升级。但另一方面,也是古镇人最敏锐捕捉到——从“灯”到“灯饰”,一字之差背后暗含的巨大潜力。

需求,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

03LED时代

生产力总归要从题海战术走向精细发展。

2018到2020年,在古镇的照明工业总产值中,灯饰成品占比由63.8升至71.6,灯饰配件占比由4.3升至7.8,而LED电光源占比由31.9降至20.6。

也就是说,古镇灯企对购入LED电光源的依赖性一度大幅度增加。古镇的LED灯企相对仍聚集在配件、组装环节。

在全球照明产业都在布局LED之时,古镇没能够第一时间把握住机遇。

2009年初,中国科技部推出“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城市方案。以此为中国照明产业的转型元年,这之后,是长达十年的逐鹿与厮杀。

大量社会资本涌入,热钱滚滚。随之而来的是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只能以价格优势取胜。一时间,古镇LED灯的价格被压得很低,从几块钱到几十块钱不等,有的甚至比荧光灯还便宜。

LED,一度像一把悬在古镇空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批企业倒下,一批企业被吞并,还有一批企业独辟蹊径,在细分市场中绝处

[1] [2]  下一页

最新玻璃趣闻
本周热点
  • 没有趣闻

  •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