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玻璃产业 > 行业资讯 > 正文

从“泥水匠”到国防建设“工匠”

发布日期:2018/7/9 20:48:58 浏览:374

来源时间为:2018-05-25

曾经,他提着两个水泥桶四处找活,寻求谋生的活计。曾经,他头戴安全帽,修补房屋,承接工程,四处奔走。

第一次见到曹正国,能感受到他身上的“乡土气”,让人倍感亲切。如今,身为上海之合玻璃钢有限公司总经理,刚从西沙群岛回来的他感慨自己依旧很忙,只是现在的忙和以前大不相同了。气象局、浦东和虹桥机场,那些球形的雷达天线罩均来自曹正国的公司,而他的创业故事还在继续。

从一笔500元的生意起步

20多年前,曹正国中专毕业进了建筑公司工作,年轻气盛的他本想着能大干一番事业,结果公司却不幸倒闭。不甘心回到农村的他和表弟拎着两只泥桶在市区四处打零工谋生。一开始没有生意,东托西求,这才有了第一笔交易。

回忆起那笔生意,曹正国还历历在目,“那笔生意就是500元钱,是帮重庆北路托儿所换瓦片。当时500元还包括了材料成本,其实就是赚点辛苦钱,但是没办法,为了营生也要做啊。”曹正国说,当时的建筑行业市场竞争还不像现在那么激烈。“一般大公司都是按照任务单开工,以完成任务为准则。任务单上说要拔这个钉子,边上的钉子有毛病了人家也不会管。”于是,曹正国就做贴心服务,把别人不愿意做的活全都揽下来。靠着细致贴心的服务,曹正国慢慢把业务做了起来,客户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小修小补到后期承接工程,从2个人力到雇佣几十名员工,曹正国也开了一家装修公司。他笑称,这是他的第一次创业。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正国慢慢发现,建筑装修市场的竞争不断增强,而且对资金、资质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的利润逐步走低。“一定要创新,渗透到各个方面。”曹正国说,当时他就想着要做点竞争力小的东西。于是,他捣鼓起了耐磨地坪材料,接了高尔夫球场的橡胶路面、重型轮胎厂特殊地面的工程。

居安思危。在那时,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就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并慢慢生根,发芽。

3年研发民营企业杀入天线罩领域

“装修队毕竟太低端了,个人感觉像包工头,当时我就在寻思要搞点高科技含量的活,要做个名副其实的企业家。”有资金积累后,曹正国开始考虑壮大企业,追求发展高科技产品,于是把目光投向了雷达天线罩。

在国防、航空、气象等领域,大型雷达的应用十分广泛,而为了能保证雷达的性能不受自然气候环境的影响,雷达天线罩就应运而生。这个球形的巨型罩子看起来制作简单,其实却是个高科技产品。彼时,国外少数几个能制造的国家要么抬高售价,要么封锁技术,中国进口一个直径十几米的雷达天线罩就得花上20余万元。

“其实这是个偏门的行业,之所以能够进入市场,还是靠当时我的好搭档‘蒋工’。”曹正国口中的“蒋工”是原上海玻璃钢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蒋汉生。“我原来专门做过安装玻璃钢制品,和他合作过7年,私下也是很好的朋友。他是从国有体制里退休出来的,搞了40年的玻璃钢产品研制,只是因为体制机制的原因,有些想法无法充分发挥。退休后,他还怀着很大的理想,正好手中也有些资源,这点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两人一拍即合,曹正国在南汇老港租下了一家小工厂。蒋汉生和3个研发人员就在工厂里,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智慧。一场向高科技进军的企业革命,就此开始。

足足3年时间,蒋汉生和他的团队在工厂里潜心钻研技术,工作日吃住都在工厂里,只有双休日才回家。3年间,企业没有出产任何产品,只是在不断的研发、测试。曹正国给予了创业团队充分的信任,蒋汉生也彻底放开了手脚,3年后,新的天线罩被研制出来。“当初国内的罩子都很低端的,国外企业曾戏称中国生产的都是三流罩子。”曹正国说,新产品研制成功后,不仅性能先进,成本也远低于国际产品,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从此,国内的很多下游需求都不再进口了。”

对接工业4.0定制化天线罩最长直径40米

经过国家权威部门的鉴定,之合玻璃钢公司的天线罩获得了出口国外的资格。“国家气象局、全国各大机场、还有军用的雷达罩,企业的订单呈现爆发式增长,工厂来不及做,只能不断扩建。”曹正国欣喜地说,在这样一个军工领域,民营小企业的产品能够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非常不易。数据显示,之合玻璃钢公司的天线罩年销售额已经超多了1亿元,远超国内的两家国有企业。

从最小4.5米直径的地面罩到最长直径40米的超大型玻璃钢罩,企业目前已经拥有了包括6.5米、7.5米、17米、25米等多个尺寸的系列产品,工艺变得越来越成熟。

“别看玻璃罩长得差不多,其实每一个都是定制的,做一个新产品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曹正国说道,“雷达天线罩就像给雷达戴副眼镜,又不能遮住它的视线。严寒酷暑、大风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下,保护雷达正常运行,防止氧化腐烂。下游企业在下单前,先要经过业务洽谈,根据雷达的不同型号、能透波长、对天线罩的性能要求、分块设计、厚度都要经过严格的分析,才能下任务书。之后再到工厂开模具,最后才是现场制作安装。天线罩这东西,没有骨架,就像个蛋壳一样,是要一点点装起来的。一个直径40米的天线罩,大小足以覆盖一个篮球场。”

注重人才,研发人员占到四分之一

一个秋日的午后,在曹正国的工厂里,几十个工人正忙着搬运一块块刚刚出模的玻璃钢面板。“每一款天线罩的玻璃钢板都要开新模具。阳模,阴模,翻来覆去要做好几次,才能最终定型。每一个螺栓的定位都必须非常精准,这样到现场安装才能更简易。”

这一块块厚重的玻璃钢表面十分光洁,比玻璃还要平整,走近这块板,人脸都能清晰地照在板上。据了解,一块6、7个平方的玻璃钢重达200多斤,要3、4个人合力抬起。从最薄不足3厘米,到厚达近10厘米的玻璃钢板,曹正国说,天线罩的使用寿命一般可达15年。这么坚持15年,技术是最关键的支撑。

“我们工厂现在一共200个人,研发人员占到四分之一。这是‘蒋工’在时的十倍。虽然如今‘蒋工’已经不在了,但他留下了大笔的财富,我们成立了专业的团队,专职研发。”曹正国说,因为天线罩的技术比较偏门,几乎找不到专业的技术人员。他选择的专业团队大多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慢慢培养。为了把他们留下来,我每个月都要和年轻人吃一顿饭,打一场球,增进和员工的交流和感情,并培养他们学习专业技术理论,鼓励考高级职称。”

十三五开局之年,天线罩的需求不断增加,其中不乏许多军用的需求,且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年我们的技术又有革新,研究出了金属骨架。通过材料上的变化,能够让高频率的雷达发挥更好的作用。”

身为民营企业家的曹正国重视学习改变命运,数十年如一日地在交大进修各项管理专研班,被交大的同学们亲切地称呼为“乡长”,如今的他正在开启自己的第三场创业,成立了一家地标性的园区管理公司,并不忘回报社会,发起立善教育基金会中心。从搞装修、装修公司,到进入雷达天线罩领域、再到如今继续寻求业务突破、回报社会,曹正国说,我只是走一条别人不愿意走的路。“不断创新求变,是民营企业成功的关键。”

《从“泥水匠”到国防建设“工匠”》相关相似阅读参考资料:
从工人到工匠、 从工人到工匠读后感、 程序员从工匠到大师、 从制造鞋厂到工匠、 暗黑3工匠升到12级、 怎样做到工匠精神、 员工如何做到工匠精神、 找到符文工匠弗兰基、 工人到工匠、

最新行业资讯
  • 2024年触控屏市场现状与前景04-10

    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字体:内容目录:近几年,在苹果等厂商高端电子产品带动下,触摸屏行业的发展越来越深入,扩展的领域越来越广,从量的……

  • 玻璃升降器异响是什么原因04-03

    来源时间为:2024-03-29汽车玻璃升降器异响,这是许多车主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那么,这种异响究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首要原因可能是玻璃密封条的老……

  • 江苏省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张家港市华能玻璃钢有限03-27

    来源时间为:2023-02-20中国质量新闻网讯近日从江苏省苏州市生态环境局网站获悉,张家港市华能玻璃钢有限公司被罚款2万元(行政处罚决定文书号:苏环行罚字〔2……

本周热点
  • 没有行业资讯

  •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