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玻璃产业 > 玻璃趣闻 > 正文

正威新材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日期:2022/4/30 0:49:53 浏览:655

产业,在资金量要求(万吨资本开支约为1亿元,高于玻纤制品)和政策规范更多,重资产属性和政府调控属性更为明显。相比之下,玻纤制品技术要发和设备配套要求高,下游客户认证更为严格,技术属性和品牌属性更强。

玻纤复合材料是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复合材料。广义来说,复合材料是两种及以上不同物质以不同方式组成的具有新性能的材料,一般由两种材料组成: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增强材料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基体材料作用是将增强材料粘接成固态整体保护增强材料,传递载荷,阻止裂纹扩展,包括树脂基、金属基、陶瓷基、水泥基。在复合材料中,树脂基玻纤复材是全球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复合材料。我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产量从1999年的38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510万吨,CAGR达到13.2。

复合材料分为热塑性材料和热固性材料,热塑性材料可多次回收,产量占比持续提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可以分为热固性复合材料和热塑性复合材料,其主要区别在于热塑性材料可以通过多次加热进行多次塑性,而热固性材料经过一次加热塑性后便会发生交链固化反应不再发生形变。基于此性能区别,热固性材料具有刚度高、耐热性好;而热塑性材料具有可回收、生产效率高等优点。1999-2020年,我国热塑性玻纤复材产量从8万吨增长至209万吨,CAGR达16.8;热固性玻纤复材产量从30万吨增长至301万吨,CAGR达11.6;热塑性材料占比持续提升中。

目前玻纤复材生产工艺主要可以分为手糊成型、喷射成型、模压成型、缠绕成型、拉挤成型、注射成型等。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是模压成型法,由树脂糊浸渍纤维或短切毡两边覆盖PE薄膜制成片装模压料(SMC)作为预浸毡料。使用时除去薄膜,按尺寸裁剪,进行模压成型。主要应用于汽车外壳、浴缸等场景。

5.玻纤下游应用场景广,增速与宏观经济数据有相关性。

玻纤在绝缘性、耐热性、抗腐蚀性、强度等方面有一点性能,一方面在很多领域逐步替代钢、铝、木等传统材料;另一方风电、电子、汽车等领域的新变化不断拓宽了玻纤的应用场景。这决定了玻纤下游应用行业涉及面更广,与宏观经济指标相关性好;同时应用场景不断拓宽,天花板不断打开,行业增速又将高于经济增速。

6.中国玻纤消费量和GDP与工业增加值增速有一定相关性

考虑国内一方面玻纤行业发展较快,同时部分下游行业需求周期性、政策性较强(建筑、汽车行业周期性强,风电抢装政策等),导致玻纤消费量增速波动性较强,且明显高于GDP和工业增加值增速。玻纤消费量增速与GDP和IP的相关性相对较低。

7.海外玻纤消费量增速与宏观经济增速有较强相关性。

海外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玻纤消费量增速和整体GDP增速或工业增加值增速均有较好相关性(与GDP增速相关性达到0.38,与工业增加值增速相关性达到0.26)。随着玻纤行业保持相对较广的应用场景同时发展趋于成熟,未来海外玻纤消费量增速与GDP和工业增加值仍将保持较强相关性。

8.我国建筑与汽车玻纤渗透率仍比较低。

预计2022年玻纤需求仍将保持中高增速。参考世界银行、IMF等机构对中国以及全球经济的预测,考虑当前我国在汽车、建筑等领域玻纤渗透率仍低于全球水平,人均消费量也低于发达国家,预计2022年我国玻纤消费量仍将以高于全球平均速度的水平增长。

按照()的相关预测2022年我国玻纤消费量为538.9万吨,同比增速分别10.4;海外消费量为449.3万吨,增速为9.8;全球消费量为988.2万吨,同比增速为10.1。2022年,全球经历过疫情和复苏之后玻纤行业规模将从800万吨增长近1,000万吨,CAGR为7.3,同期国内CAGR为11.5。

9.绿色建筑推广下,玻纤有望大显身手。

建筑行业发展趋稳,行业本身增量有限,玻纤渗透率有望提升。建筑建材领域对玻纤的需求最大,占玻纤需求35左右。玻纤在建筑领域主要应用于GRC板、保温板、防火板、吸音材料、承重构件、屋面防水、膜结构等方面,涉及建筑承重、加固、装修、防水、保温、隔音、防火等各方面场景。该类材料可靠性、节能效果更为持久,表面防渗抗裂效果好,利于环保以及饰面做法的多样化。

建筑行业需求主要来自于基建和地产。考虑到2021年经济复苏,基建逆周期调节作用弱化,加上各地方政府巨大的债务存量,预计2022年基建投资增速趋稳。地产方面,考虑到“销售-拿地-开工-竣工”链条的传导,2022年建筑竣工需求有望保持强劲。竣工阶段对应玻纤需求场景较多,玻纤在建筑行业需求有望迎来增长。

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确定性方向,是玻璃纤维大展身手的舞台。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就提出《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明确了绿色建筑发展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十三五期间,国务院、住建部、工信部等多次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新开工建筑中绿色建筑推广比例要达到50,绿色建材的应用比例达到40。2020年“碳达峰”和“碳中和”政策推出,绿色建筑成为建筑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玻璃纤维将受益于绿色建筑推广的机遇,基于保温、隔热、抗压、隔音上的良好性能提高绿色建筑的性能,降低建筑能耗。

10.风电短期需求或将回落。

风电与光伏均为重要的清洁能源,随着风电技术不断进步,风电成本不断降低。根据BNEF预测,预计2050年风力发电量占比将达到25;2008至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量从8.4GW增长至282.3GW,CAGR达到34。据测算,只要年利用小时数不低于1800小时且上网电价不低于0.38元,电站基本可以实现盈利。随着各省份弃风率逐步下降,为了降低碳排放,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中长期目标,风电与光伏电逐步替代火电是长期趋势,为玻纤需求增长提供动力。

2019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2018年底之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2019年至2020年底之前已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1年底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2021年起,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全部实现平价上网,自2022年完成海上风电并网指导价。考虑风电数据轮动,预计风电需求将有所回落。

11.电子需求稳步增长,国产龙头快速扩张。

电子纱是重要的电路基材原料。印制电路板(PCB)是可以让电子元件按照设计电路连接,几乎所有电子设备都需要用到PCB,其核心基材是覆铜板(CCL),68的CCL基材为玻纤布,其上游即为电子级玻纤纱。电子纱绝缘、高强、耐热等优异性能使得其成为最主要的覆铜板基材原料。

电子纱需求变动和电子产业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高端电子纱产品占比逐年提升:电子纱、电子布、覆铜板、电路板作为行业的上下游,其产值、消费量等指标有高度相关。2012-2019年,电路板产值、覆铜板销量和电子纱消费量增速同向变动;其中电子纱消费量从2012年的31.9增长为63.0万吨,CAGR为10.2。电子纱按照粗细可以分为粗纱、细纱、超细纱、极细纱,不同产品下游应用不同,越细产品越高端。

电子纱行业壁垒较高,一是单位产能资金投入更大(万吨产能投资约4.5亿元);二是技术要求更高(电子产品快速迭代为电子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电子纱对浸润剂、原料配方要求更高。目前国内外电子纱行业格局也呈现较为集中态势。电子纱绝大多数需求来自于PCB生产,PCB作为电子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下游应用涉及范围较广。其中通讯电子、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是占比最高的四大应用,需求占比分别达到33.0、28.6、14.8、11.2,合计达到87.6。目前超细纱、极细纱等中高端产品还是国外厂商供应为主。随着5G商用的发展、智能手机换代升级、家居智能化以及汽车电子的国产替代,消费电子和通信设备新一轮升级,PCB产业链将享受到量价齐增的红利,对应我国电子纱也将迎来长足发展,高端产品有望迎来国产替代。

12.“汽车轻量化 行业复苏”助力需求提升。

玻纤在交通运输行业应用场景广阔。交通运输领域大约占我国玻璃纤维消费量14,是玻纤重要的应用场景。玻璃纤维性能优异,相比传统材料具有明显优势。我国汽车工业主要将此材料用于覆盖件和受力构件,如车顶、窗框、保险杠、挡泥板、车身板及仪表板等。铁路运输业主要用于车厢的内外板、顶蓬、座椅及SMC窗框。船舶制造业则用于制造各种快速客船、渔船、游览船,还有各种客船、救生艇等。

汽车行业进入复苏通道,对玻纤需求有望提升。汽车产量与经济景气度预期高度相关,未来收入预期提升则汽车消费量提升,反之则下降。在经历了连续七个季度的销量下滑后,随着经济复苏预期提升,汽车销量增速进入回升通道,已经连续3个季度实现同比销量增速10以上。随着汽车需求进入回升通道,汽车行业对玻纤需求也将同步改善。汽车轻量化是节能减排的重要路径,未来玻纤在汽车领域应用有望明显提升。交运领域的节能减碳日益重要,近年来政策屡次提及汽车轻量化。汽车轻量化是节能减排的重要路径,其中轻质高强材料替代尤为重要。目前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已经大量采用复合材料,我国目前单车用量与海外水平差距明显,未来玻纤复材在汽车应用提升空间广阔。

(二)未来发展战略

过往的一年,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发生了诸多异乎寻常的变化,疫情防控引发的诸多常态化措施发人省醒。总书记多次教导我们:“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些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发展客观必然。”因此,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公司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契合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着力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大,粗放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的宏观现实状况,下决心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进而推动主营业务的高质量发展。公司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是成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碳中和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功能性材料行业的领导者。公司将谋定而后动,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法人治理结构下,积极获取主要股东在产业布局上的大力支持。

公司将瞄准战略客户,夯实重点项目,优化组织架构,降低综合成本,提升经营绩效,不断完善“产品 解决方案”的组合模式,为顾客创造价值。

公司将务实把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碳达峰和碳中和”大背景下相关行业大力支持所带来的难得历史机遇,实现在功能性材料为核心的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上的突破。

公司将把握实际控制人实际控制本公司满特定期限后的有利条件,积极获取其大力支持,在进一步强化法人治理结构的前提下,规范有序地着力提升公司的影响力和市场价值,努力争取控股股东的必要支持,把本公司拟新增业务链融入其全球超大规模的产业链。

(三)2022年的工作目标

2022年公司将务实把握现有主营业务所属行业的发展机遇,立足现有主业运营的稳中有升,在确保主营业务收益和公司运营管理双进步的同时,总结经验教训,继续推进必要的产业并购和重大资产重组的相关工作。

1.现有主营业务的运营与管理

公司将围绕以下工作主题,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完成该领域内的全年经营计划目标。

(1)明晰目标,落实责任

根据战略规划,将目标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个人,同时与公司激励体系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集团管控体系,上市公司职能平台能力建设,完善公司各级人才梯队建设。

(2)加强重点客户的开发与维护

建立战略客户清单,制定详细的战略客户年度开发目标和计划,按项目制进行管理,推进市场开发与业务拓展,并建立重点客户开发激励机制。按不同产品、行业情况分别制定差异化市场策略;管控好供应链安全和市场风险;重点关注战略客户报价策略,定期进行报价分析及检讨。

(3)突破关键产品

聚焦重点研发项目、重点配置资源,根据战略规划和年度研发计划,优选几个重点研发项目,实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最新玻璃趣闻
本周热点
  • 没有趣闻

  •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