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玻璃产业 > 玻璃产品 > 正文

西洋钟表经由明代“广交会”进入中国

发布日期:2017/11/29 0:34:09 浏览:354

来源时间为:2017-11-27

在西方国家输入中国的各种“奇货”中,自鸣钟应该是传播最广,受欢迎程度最高,影响阶层也最广泛的。研究者们指出,到明朝末年,西洋钟表已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知晓,清中期以后,甚至形成了一种西洋钟表的消费热潮。而广州,不仅是西洋钟表最早进入中国之地,也长期是中西钟表贸易最重要的渠道,还是西式钟表最主要的仿制中心。无论是外来的西洋钟还是本地仿制的“广钟”,都为“标准时间”在中国的普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意大利人罗明坚是第一个把西洋钟表引入中国的人

“一支王家船队每年从里斯本起航,通常满载着羊毛织品、大红布料、水晶和玻璃制品、英国制造的时钟、佛兰德造的产品,还有葡萄牙出产的酒”——这是110年前,一位历史学者描写的开往明王朝举行的广州“交易会”的葡萄牙船队。这个16世纪兴起,一年两次在今高第街一带举行的“交易会”,是今天我们所知自鸣钟贸易最早在广州出现的场合——具体的时间大概可以精确到1581年春。当时,意大利人罗明坚随参加广州“交易会”的葡萄牙商人来广州,把钟表作为礼品,送给了在广州的中国总兵黄应甲,黄应甲很喜欢这个礼品,罗明坚得以突破当时的海禁政策,在广州居住了三个月。之后他又去到肇庆,同样以自鸣钟作为开门砖。

罗明坚是第一个把自鸣钟传入中国的人。为了投人所好,他还亲自调试自鸣钟,按中国人的习惯把欧洲的一日24小时改为中国式的一日12个时辰,同时把阿拉伯数字改成中文,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为计时工具的计时器,中国自古就有圭表、日晷、漏壶等装置及少量自制的机械式计时器。它们在各自领风骚的年代里,都是代表着最高计时水平的工具。但与建立在近代计时与机械技术上的西式钟表相比,无论体积、重量、便携程度还是精确性,它们都差距明显。所以当中国人见到这种精巧的外来物品时,产生好感也是很自然的了。

学者叶农指出,实际上,在进入中国之前,西式钟表就在西方人打开日本大门的过程中起到了很突出的作用,被称作“自鸣钟外交”。在中国,明末时西洋钟表进入中国,除澳门、广州是基地之外,曾任两广总督驻地的肇庆府亦是西洋钟表的输入地,而且是最早制造钟表的地方。

当时的中国人对西式钟表爱好到怎样的程度呢?1672年,几位西班牙人从澳门偷渡进入广州,试图前往山东。广东总督尚之信闻讯后,将他们拘捕,准备遣返澳门。就在这个时候,尚之信有一件西洋钟表坏了。西班牙人里有一位叫做卞芳世的,会修钟表,很快帮尚之信弄好了。尚之信很高兴,取消了他们的遣返令,并且把自己王府街对面的一所房子赐给了他们。

皇帝的痴迷令“钟表外交”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学者黄庆昌指出,由于发现中国人喜欢西式自鸣钟,所以以后西方人来中国时,越来越多地携带它们作为礼物。从利玛窦到汤若望,从万历到乾隆,双方之间的“钟表外交”进行得非常频密。广州则是“钟表外交”的桥头堡。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时,据说选择礼品相当谨慎。英国国王决定只精选一些能够代表欧洲当时科学技术进展情况以及有实用价值的物品,作为向中国皇帝呈现的礼物。在这些礼物中,就有一台复合天文计时钟,它不仅能准确报告年月日和钟点,还能用于了解宇宙知识。另外一架八音钟,可以演奏12首古老的英国曲子。

去过故宫博物院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个专设的钟表馆,珍藏着许多做工精美的西式钟表。当中不少是西方来华人士敬献给清帝的,也有不少是经由外贸渠道购买,由地方官员进贡内廷的。从明代的“广交会”发展到乾隆时期,中西钟表贸易发展到鼎盛。如乾隆二十六年(1771年)七月十七日,两广总督李侍尧进贡物品中就有“洋镶钻石推钟一对、洋珐琅表一对、镶钻石花自行开合盆景乐钟一对。”同年六月二十八日,广东巡抚德保进贡物品中就有“乐钟一对、推钟一对、洋表一对。”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初二日,原粤海关监督德魁之子海存,将家中现存预备进呈的自鸣钟等项共105件,恭敬给乾隆,被全部接受。据黄庆昌的统计,仅乾隆时期广东进贡的钟表约有1400多件,约占各地进献钟表的一半。地方进贡内廷的西式钟表,随着时间推移,也有着从少到多,从普通到精致,从海外进口到自制并行的趋势。

黄庆昌指出,清代不少皇帝都有吟颂西洋钟表的诗篇。康熙曾作《咏自鸣钟》:“法自西洋始,巧心授受知。轮行随刻转,表指按分移。绛帻休催晓,金钟预报时。清晨勤政务,数问奏章迟。”可知康熙对钟表的认识并不仅仅是建立于对西方奇珍的好奇之上,还将它建立于一定的科学基础上,同时还用其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节奏。乾隆也留有两首咏自鸣钟的诗作,如《咏自鸣钟》:“奇珍来海舶,精制胜宫莲。水火明非籍,秒分暗自迁。天工诚巧夺,时次以音传……”乾隆对于进口的西式钟表设计、做工、质量等还常有非常具体的要求,对一些质量不佳的钟表会提出批评,可见他对此是非常上心的。清帝对以自鸣钟为代表的西洋钟表的热衷,大大刺激了西洋钟表贸易,18世纪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钟表进口国之一。钟表制造商们还专门研制了销往中国的精美钟表。

到乾隆年间广钟已能媲美洋钟

黄庆昌指出,由于大量西洋钟表在广州集散,广州开始出现钟表制造业,并成为清代民间机械钟表制造的重要中心之一,如英国人马金图斯开设了一家钟表工场。另一代表性工场是18世纪伦敦著名的钟表匠詹姆斯·考克斯(1723~约1791年)的后人所开。马戛尔尼使团成员之一、出色的瑞士钟表匠珀蒂皮埃尔在使团返程时留在了澳门,后来在广州为当地的钟表商工作。

至于广州本地人开设的造钟业,至少可以追溯到康熙年间。早期广州本土工匠生产的钟表远不及西洋钟,但经过长期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经验积累,擅长变化革新的广州钟表工匠在乾隆中期以后,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各种具有浓厚中国色彩,又略带欧洲艺术风格的广式钟表,深受人们的喜爱。到了嘉庆时期,粤海关每年都要向宫中进献2~4件广钟。现存故宫博物院的几百座广钟都是乾隆、嘉庆时期的广东经典之作,故宫也因此成为保存广钟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广钟无论在造型、机芯上,都渐渐可以与西洋钟表媲美,在价格上则更是优惠得多,所以更加容易普及和接受。广州一德路卖麻街28号是广州钟表公所旧址,也即钟表业行会的遗迹所在。广东还为清宫内设的钟表作坊供应了大量高水平工匠,号称“南匠”。他们中的佼佼者待遇非常好,甚至可以携带家眷入京。

至少到1800年左右,广州出产的钟表已经被认为与英国钟等不相上下了。与结构较为简单的苏钟、福钟等相比,广钟的机械结构要复杂得多。

广州钟表一个最突出的特色是表面多为色彩鲜艳的各色珐琅,被称为“广珐琅”。另一特点是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整体外形多为亭台楼阁等建筑造型,或葫芦、盆、瓶等具有吉祥含义的器物形状,象征“天下太平”等寓意。(记者卜松竹)

《西洋钟表经由明代“广交会”进入中国》相关相似阅读参考资料:
西洋钟表、乾隆时期的西洋钟表、普通人怎么进入广交会、如何进入广交会、明代东西洋航海图、明代七下西洋、广交会、广交会官网、广交会易捷通

最新玻璃产品
推荐:维修 行政区划代码 文化 香港 电子 写字楼 婚介 美容护肤 机械 产品 节能减排 沈阳 三日游 常州 苏州 品名 北京空运 地名网 育儿孕婴 滁州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