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玻璃产业 > 玻璃趣闻 > 正文

异型玻璃器皿工厂曾遍地开花,最后却一地鸡毛;是谁毁了这个行业

发布日期:2022/12/5 18:59:03 浏览:219

来源时间为:2022-12-04

异型玻璃器皿工厂曾遍地开花,最后却一地鸡毛;是谁毁了这个行业

2022-12-0402:07:03来源:

河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至好友和朋友圈

有朋自欧洲来,带来一套玻璃花瓶。他说此花瓶出自意大利穆兰诺岛,一位著名的玻璃工匠之手,价格不菲。

我试着说出一个价格,朋友顿感受了侮辱,讽刺我没眼光,错把人参当萝卜。

天地良心,我真比窦娥还冤,刚才报的价格,已经是我咬着后槽牙蒙了个天价了,想当年我们出口这款花瓶,比我刚才的报格,整整低了20倍。

朋友手中的这几只玻璃花瓶,颇多瑕疵,只能骗骗他这样的外行,这样质量的产品在国内,早就当做废料打碎回炉了。

不是吹牛,而是确实有这底气。

要不是后来我们自废武功,把曾经遍地开花的玻璃厂通通关掉,估计到现在,也就没欧洲人什么事了。

世界上那些没有多少文化底蕴的国家,都是历史“发明家”。笃信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如果可以,他们就敢信誓旦旦的说地球是他们发明的。

不知道是幸与不幸,玻璃被他们看中了,于是一口咬定,5000多年前使埃及人发明了玻璃。有样品作证。

有人质疑,黑曜石是天然玻璃,并不是人为发明的。他们就会言之凿凿的说,我们10,500年前编的竹筐,现在从土里挖出来还能装东西呢,何况黑曜石乎。

10,500年前编的竹筐

想想西方人真的挺能编。玻璃自从被埃及人“发明”出来之后,没过多久就忘了。

玻璃再次被人记起的时候,已经是公元前20年,罗马人说他们发明了用铁管吹制玻璃。

这说法要多不靠谱有多不靠谱,因为当时罗马人还没有掌握生铁冶炼技术。

直到公元43年,罗马占领了煤炭资源丰富的英伦三岛,士兵们到处搜罗这些乌黑发亮的“宝石”,打磨后当做饰品,并美其名曰“英伦宝石”。

没有煤炭,罗马人用什么炼铁,用劈柴吗?

没有铁也就制造不出铁管,所以罗马人发明用铁管吹制玻璃的谎言不攻自破。

西方人对自己编造的谎言深信不疑,虽然他们拿不出一件实物作为证据。

其实对这种事,我们一向低调,杭州出土过一个水晶杯,是公元前400多年制造的。水晶也是玻璃的一种,因此说玻璃器皿是我们发明的,也无可厚非。

战国水晶杯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发明了火药用来制造鞭炮,而西方人拿他们去制作枪炮。

我们发明了制造玻璃器皿,但这玩意儿制造工艺太复杂,生产成本太高,而且太易碎,尤其是喝茶时,滚烫的开水倒入玻璃杯,“啪”的一声,玻璃杯碎了,茶也毁了。远不如陶瓷来的实在。

所以我们的陶瓷制作工艺,那是杠杠滴,我们要说自己是第二,第一的位置就永远空缺。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欧洲,但欧洲国家面积普遍都小,国家小皇族就多,这些皇族在一起,不打仗的时候就喜欢攀比,拥有一件别人没有的玻璃制品,也能成为他们炫耀的资本。

为了在炫富的舞台上能一直独占鳌头,欧洲皇室给玻璃工匠以极高的荣誉。

威尼斯的皇帝更是不惜代价,将所有的玻璃工匠,都集中到与威尼斯隔海相望的穆兰诺岛上,出色的玻璃工匠不但有爵位,还可以娶皇室的女孩为妻。

正是这种不计成本的烧钱模式,才让玻璃器皿制造技术,在欧洲有了长足的发展。

当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当时欧洲制造的玻璃器皿样式比较简单,且制作工艺比较粗糙,远不如同时代北宋的瓷器。

当时玻璃的可塑性比较差,所以欧洲人更注重彩色玻璃的研发。

为了得到别具一格的颜色玻璃,欧洲人也是拼了,多贵重的物品,都会被当成着色剂,丢进玻璃溶液中。其中包括皇帝的金冠。

后来法国人发明了著名的雪花膏玻璃,小的时候还经常看到,拿一片在手中看太阳,红彤彤的,不刺眼。

雪花膏玻璃使用的乳浊剂是骨灰,为了得到足够的骨灰,法国人四处征讨,无数的俘虏和奴隶被杀掉,充当制造雪花膏玻璃的原材料。

这种残酷的杀戮持续了将近100年,后来有人发现,使用牛骨灰做乳浊剂效果更好,这种杀戮才逐渐停止。

当时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就是玻璃镜,1600年,法国王后玛丽·德·美第西斯大婚,威尼斯国王送来一面巴掌大小的玻璃镜作贺礼,价值竟高达15万法郎!

所以那些说《红楼梦》是明朝年间的,可以就此省省了。

大观园里那中一人多高的玻璃镜,是法国人17世纪末才制造成功的,制造一面镜子,需要14个人足足干上一个月。在欧洲也是奢侈品,所以惜墨如金的曹雪芹,才会在《红楼梦”中,罕见的出现两次对这面镜子的记载。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玻璃制作工艺才得到飞速发展,几乎所有的化学家,都在为玻璃制造服务,最廉价的硫化着色,就是这个时候发明的。就是前些年常见的那些紫红色的药瓶。

另外化学家们也发现,在所有的玻璃着色剂中,蓝色玻璃和绿色玻璃成本最低,着色也最稳定。

所以我们现在走在大街上,能够看到的彩色窗玻璃,绝大多数都是蓝色和绿色的。

只因为这些彩色玻璃生产成本低,用黄金可以生产出非常漂亮的金红玻璃,但用金红玻璃制作工艺品可以,用来制作窗玻璃,就太奢侈了。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的玻璃制作技术,和世界真的拉开了距离。窗玻璃、油灯、酒瓶、暖水瓶、电灯泡等等,玻璃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而这一切,我们都需要进口。

颐和园和故宫展出的文物中,玻璃工艺品不在少数,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清末,被欧洲人当做贡品的。

从这些展品也可以看出,在最近的二百来年中,欧洲玻璃器皿的制造,并没有太大的发展。

1917年,我国第一家玻璃器皿厂在大连正式投产,随后的几年里,在沧州、上海、重庆又陆续投产了三个玻璃器皿厂。

这些玻璃厂投产之初,就受到欧洲极为严密的技术封锁。

只能用人工吹制一些煤油灯、酱油瓶等大路货,而这些产品,欧洲已经完成了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我们自己生产的玻璃制品产量低,质量差,成本居高不下。

为了压缩生产成本,玻璃工匠们每天要工作14个小时,一个月只能拿到四、五块钱的工钱,甚至不及欧洲同行的百分之一。

即便是这样,想进玻璃厂做工的人也大有人在。

国内的玻璃厂,在外国同行的打压下,过的步履维艰,只能苦苦的维持。再也没有多余的钱,用于研发,或者扩大生产规模。

好在国内对玻璃制品的需求量实在太大,外国货很难占领全部市场,国内这些小玻璃厂,夹缝中求生存,并不发愁没有订单。

解放以后,我们的玻璃生产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但由于过去欠账太多,我们更着重大型玻璃厂的建设,主要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窗玻璃、瓶罐玻璃、保温瓶玻璃等等。

对玻璃器皿的生产制造,比之解放前不但没有发展,反而倒有所退步。

那些熟练的玻璃工匠,把更大的精力,用于生产制造玻璃仪表、仪器、无静电玻璃棒、锅炉管,气球模具等等。

当年有个叫张立邦的玻璃工匠,能够用1.5公分粗的无缝钢管,一次挑起78斤的玻璃料液,拔出直径40公分,厚0.8公分的玻璃管,这是个世界纪录,迄今也没有被打破。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灯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要制作电灯泡,首先要制作玻璃泡壳。

1971年南皮灯泡厂筹建,张立邦负责玻璃泡壳的制造,虽然制造灯泡壳和生产玻璃器皿是不同的两个工艺,但殊途同归,在模具的使用技巧上,他们都大同小异。

丰富经验的司炉工,配料工,早被培养起来,为以后制造玻璃器皿,打下了丰厚的人才基础。吹制灯泡壳两个人一组,一个班次平均能够生产6000多个泡壳,放到现在,那是无法想象的,繁重的体力劳动。

1978年在全国吹泡壳比赛中,吹炮工刘立福,更是创下了一天单人吹制11,000个泡壳的全国记录。

当时有位轻工部的负责人在现场进行观摩,比赛结束后,他亲自给刘立福颁发了奖状,并兴奋的道:“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实现泡壳生产机械化,但依靠我们工人师傅冲天的干劲,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生产的需要。”

一时之间,刘立福成为各玻璃厂吹泡工的榜样,灯泡壳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灯泡壳制造的多了,灯泡的生产线即便是满负荷生产,也出现大量的积压。

而玻璃厂的熔炉,除非是拆旧建新,否则一年四季都是不能停产的,如何利用熔化好的玻璃液,避免浪费,成为厂领导最关心的问题。

玻璃熔炉

1981年,26岁的彭庆云成为灯泡厂的厂长,他做过吹泡工,知道只要再细致一些,一盘玻璃熔炉的产值,至少可以翻上两番。

彭庆云的师傅是张立邦,虽然彭庆云已经做了厂长,可张立邦还是敢当众训斥他。

彭庆云也是听了师傅的劝说,开始准备生产玻璃器皿。

灯泡厂是国营企业,彭庆云自作主张,当时是冒了很大危险的。不过他年轻气盛,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没向上级要一分钱投资,一切都在暗中有条不紊的进行。

张立邦在景县找来了两个老朋友赵全云和李景宝。解放前,他们两个,曾经在大连日本人开办的玻璃厂里做工,后来逃回老家。

如果不是张立邦,赵全云和李景宝的家里人,甚至还不知道他们有这门手艺。

彭庆云去了一趟唐山,找到当时的河北轻工学校,请两个年轻的讲师徐妍和杨育兵,利用暑假,到灯泡厂做技术指导,负责玻璃配方的研发。

当时两个讲师只有二十多岁,也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心思,把书本上的理论和实践联系到一起,摒弃从前用氟化物做高温澄清剂。又利用硒钴混合脱色,代替传统的氧化锰。

经过170多次实验,终于拿出一个全新的玻璃器皿配方,制作出来的玻璃器皿,折射率,透明度、以及白度,都不亚于欧洲货。

可当时无论是彭庆云,还是两位讲师,对这个配方都不太满意,按彭庆云的话说:要想从人家碗里抢饭吃,就先要人家心服口服。

可是配方已经没有改动的必要,要想继续提高产品质量,就只能从改善原材料的品质上做文章。

经检验,国产的硼砂含铁量太高,改用进口的,品质最好的“马车夫”牌硼砂。另外石英砂的含铁量也超标。

好在邹县有酸洗石英砂,当时普通石英砂不过三四十块钱一吨,酸洗石英砂成本要高上十倍,但为了制造出优质的玻璃器皿,两位讲师和彭庆云自己筹集资金,终于弄来了20吨优质石英砂。

两位讲师又经过十几次实验,编号197的玻璃器皿配方终于定型。

为了这个配方,两位讲师牺牲了两个暑假和寒假,40多度的工作环境,夏天通身是汗,冬天满脸煤灰。

徐妍当时男朋友都没有,她妈来南皮,看到宝贝闺女那埋汰模样,说什么也要带她回家,可最后老太太是流着泪自己走的。

徐妍千里追老妈,回到家陪着老妈吃了一顿饭,随后马上会南皮,并顺手拿走了老妈收藏的一只玻璃奶杯。

赵全云和李景宝抖擞精神,按照徐妍带来的奶杯,制造出二十多个样品。

1985年,南皮灯泡厂制造的玻璃样品,在德国法兰克福博览会上拿了一个金奖,从此为国产玻璃器皿出口打开了渠道。

当时我们能够出口的东西并不多,所以省轻工厅对玻璃器皿出口非常重视,第一个外贸订单,就是他们帮忙拿到的。

订单是出口美国的,两款造型简单的啤酒杯,一款型号是RH704,报价1.1美元,另一款CH605,报价1.3美元,订单不限量,有多少出口多少。

后来才知道,当时我们没经验,同款的欧洲货,价格比我们要高出十几倍。

RH704牛奶杯

即便如此

[1] [2]  下一页

最新玻璃趣闻
本周热点
  • 没有趣闻

  •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